- · 《晋中学院学报》刊物宗[08/03]
- · 《晋中学院学报》征稿要[08/03]
- · 《晋中学院学报》投稿方[08/03]
- · 《晋中学院学报》数据库[08/03]
- · 《晋中学院学报》栏目设[08/03]
晋中秧歌艺术发展及现状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晋中秧歌艺术发展及现状研究雷焕贵(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山西太谷0)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3期)000315J.ShanxiAgric.Univ.(SocialScienceEdition)No.3V01.摘要:秧歌在山西
晋中秧歌艺术发展及现状研究雷焕贵(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山西太谷0)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3期)000315J.ShanxiAgric.Univ.(SocialScienceEdition)No.3V01.摘要:秧歌在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以祁县、太谷为代表的晋中秧歌。通过对晋中秧歌艺术文化、音乐、表演、舞美和地域发展及现状的研究,揭示秧歌艺术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以期促进未来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关键词:秧歌;晋中;发展;艺术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6X(2004)03—0280—03A review ofJinzhongYangkoLEIHuan.flui(College ofArts andSciences,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Shanxi0,China)Abstract:Yangko has a long history inShanxi,especially inQixian andTaigu.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yangko is revealed by this study of its development and prezent situationSO that a solid foundation may be lai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and rural arts and their rele- vant researches.Key words:Yangko;Jinzhong;Development;Art.秧歌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北方广为流行,特别是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省被誉为秧歌之乡,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留存着人类从野蛮到文明进化的艰难步履,铭刻着社会从原始到现代发展的历程,体现了多个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状况,反映了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山西秧歌在山西的文化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现在可以考证的十几种秧歌,在民间戏曲舞台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发展山西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山西秧歌的发展源远流长,相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有史料记载的山西秧歌可追溯到汉代,但因历代统治者出于阶级偏见,视秧歌为民间俗物,登不得大雅之堂,也不肯载入正史。所以对于它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只能根据民间传说和近代的点滴文字记载,以及秧歌本身所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加以分析。秧歌在山西获得了生存的沃土并且由于区域环境的原因形成了多种风格。不同类别的秧歌,分为汾孝地秧歌、临县伞头秧歌、祁太秧歌、太原秧歌、凤阳秧歌、繁峙广灵秧歌、沁源秧歌、高调秧歌、跑圈秧歌、大秧歌、武秧歌等。作为山西传统民间歌舞中数量最大、样式最多、流传最广的一种形式,有着它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我们山西民间歌舞艺术的宝库,对我们研究山西秧歌艺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研究以山西中部祁县、太谷为中心的独具特色的秧歌系统“晋中秧歌”。晋中秧歌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非凡的艺术美感,其重要原因之一即为山西秧歌所内含的群众性特征,为了对晋中秧歌的艺术特色有一个本质性的认识,本文试从秧歌的不同角度加以探讨。一、概述秧歌起源于农业劳动生活,是在插秧、薅秧等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清人李调元著《南越笔记》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槌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谓之秧歌。”插秧时擂鼓唱歌的风俗在我国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均有记载。农民在劳动时唱歌,既能解除疲劳,又在预祝丰收。在插秧时不但击鼓唱歌,还配合音乐的节奏时快、时慢、前进、后退地“舞”了起来。如清代道光年间编印的《晃州厅志》日:“岁,农人连袂步于田中,以趾代锄,且行且拔,塍间(田埂上)击鼓为节,疾徐前却,颇以为戏。”南宋朱玉所绘之长卷《灯戏图》其内容为宋代元宵的舞队表演,有十二个神态各异的角色在广场表演,形象十分生动,其特点是“扭”,除伞头外均代假头;并有屏风摆在广场,以示幕前幕后,在招子上写着“按京师格范舞院体诙谐”。乐队在屏风后面。在舞队中,有一人打着黄罗伞,另一位戴面具的丑角,手执扇子在伞下起舞。从图中人物装扮来看.很可能是“杂扮”;从黄罗伞和手执扇子的丑角来看,与现代各地的伞头秧歌是一样的。它已孕育着歌舞的成份.当人们要编排模拟劳动、表现劳动的歌舞时,秧歌舞的雏形就形成了。二、秧歌的文化发展及现状据秧歌老艺人讲.“秧歌”最初起源于农业劳动,农村伴随着农事活动而唱的民歌小调。宋代,民间街头的歌舞娱乐活动.叫做“闹秧歌”。明代以后,这种活动更为盛行。收稿日期:2003—11—18作者简介:雷焕贵(1972一),男(汉),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音乐与民问文艺研究。雷焕贵:晋中秧歌艺术发展及现状研究有龙灯、狮子,竹马、早船、吹唱、高跷等各种表演。秧歌则发展为把说唱、舞蹈、技艺、武术结合起来的“地秧歌”,或称“过街秧歌”。到了清代,山西的经济较为发达,尤其是太谷、祁县、平遥等地的商业活动遍及全国,贸易往来促进了文化交流。安徽的“风阳花鼓’,四川I的《李三娘推唐》.湖南的《采茶》等节目先后传入,外地民间剧目的借鉴和本地创作题材的扩展,使秧歌向戏曲化开始发展。光绪年间,晋中各地的秧歌纷纷走上舞台。开始出现了秧歌的舞台题壁。至此,晋中秧歌就完成了“民歌小调——歌舞——戏曲’的转变,开始成为各地农村舞台上的一朵小戏之花。晋中秧歌的题材,大都源于当地民间生活,有的甚至是人不更名,事不虚构,把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搬上舞台。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也逐渐变化、丰富和拓展。剧目以反映男女之间的私情为主,也有一部分宣扬封建迷信和伦理道德的作品。在以男女关系为题材的剧目中,有反封建的色彩,但由于当时社会上封建婚姻的约束、毒品的危害、农村经济的逐渐衰落造成青年男女对于爱的自由追求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伦理道德上的不和谐。从积极方面看,它是揭露现实的一面镜子,反映当时社会的各种层面,尤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的生活。从消极面看,秧歌在语言上不进行严格的文辞处理而运用的是方言的形式来表现,所以在唱词里夹杂了一些不文明的言语,在表演上也比较露骨、有伤风化,起了色情的宣扬和教唆作用,这就成为秧歌中危害最大的糟粕。光绪四年,在山西做官的方戊昌曾在所著《牧令经验方》“不准唱秧歌”篇中说秧歌“为私奔私约者曲绘情欲,寡妇处女入耳变心,童男亦因凿伤元真,于风俗人心大有关系”。这是对于当时部分秧歌内容影响于民众的真实反映。全国解放初期,政府于1949年下达《坚决禁止各村唱旧秧歌的通令》,提倡编演有教育意义的新秧歌。在党的“双百”文艺方引指引下,秧歌的研改工作逐渐地开展起来,对于旧秧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改革地保留了一部分比较健康的剧目,如《送樱桃》、《看秧歌》、《卖高底》、《卖元宵》、《小放牛》等。同时,反映现实题材的新秧歌也不断地增多,内容有歌颂时代新风的,有倡导婚姻自由的,如《李二嫂改嫁》、《李双双》,《追驴》、《黑妮相亲》等。移植上演历史戏和现代戏成为秧歌发展的一个新趋向。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随着广大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应该在艺术欣赏方面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近几十年来农村只是在经济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部分农民们抱着一切向“钱”看的目标,不论是政府还是农民自身都忽视了文化教育,使大多数农民还是停留在文盲半文盲的状态。欣赏水平没有提高反而表现出有所下降的趋势,对秧歌艺术这种植根于农村土壤的艺术之花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在当地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个村为了庆祝连年的大丰收请秧歌剧团来演出,在请秧歌的时候就把要演的剧目定了下来,在当地唱了几个定的剧目以后,观众反映不爱听,群众要求他们唱那些低级趣味的秧歌,演员们没有办法只好改演如《卖柴记》《做搂肚肚》《做烟口袋》《挑帘》等有伤风化的剧目。乡土戏曲对不合伦理的婚外恋情戏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让我们感觉不可思议。另一方面秧歌艺术的发展后继元人,由于各地的政府对秧歌艺术不重视,资金上不支持,导致现在的秧歌在不断地萎缩,一281一观众在不断地减少,演员队伍和剧团所剩无几。更让人忧虑的是没有新秧歌剧目的出现,演员和观众只停留在旧曲目中看不到发展的迹象,据有关人士讲(1)没有能写秧歌剧本的人;(2)即使在原有曲调上填词而成的现代秧歌剧在当地演出也没有人爱看;(3)有一些特别热衷于秧歌艺术的老艺人自己根据现代生活和自身体会改编了一些秧歌剧,由于演出市场不景气没有得到应有的观众共鸣,但最主要的是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以至于现在的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停滞不前。三、秧歌音乐的发展及现状晋中秧歌音乐,源于太谷地区的民歌小调,吸收了毗邻地区的民歌精华,发展到现在常用的一百五、六十首曲调和少量的曲牌音乐及打击乐。伴奏音乐最初以笙、唢呐、管子等民间吹打乐为主。随着武秧歌的产生,打击乐亦日趋完善。在鼓板、木头、小锣的基础上,增加了铙钹、铰子、马锣、小鼓、碰铃等乐器。五十年代前,秧歌的大部分曲目还是干板演唱,只用武场打击乐。除《小放牛》用笛伴奏,《当板箱》、《大钉缸》用唢呐吹腔,《待满月》、《张公子回家》、《扯被阁》用丝弦伴奏外,弦乐还未配套。20世纪50年代后,在周恩来指出的“凡是在群众中有基础的旧文艺,都应当重视他的改造……现在是新社会新时代了,我们应尊重一切受群众爱好的旧艺人o.C1]在这种尊重旧文艺,尊重旧艺人的良好氛围中,晋中秧歌音乐才有所发展,在文场中增加了二胡、三弦、低胡、扬琴、小提琴、大提琴。20世纪70年代以后,重点剧目又有了配器处理。恢复到原有的民族器乐伴奏的形式。到了现在的伴奏音乐.基本上和70年代的伴奏音乐和乐器没有大的区别。只是在乐队中把小提琴、大提琴给去掉了,在伴奏的乐器方面没有大的变动。我带着为什么不加入一些现代的乐器来丰富伴奏效果这个问题采访了一些艺人。据他们讲:(1)没有人才,现在的农村年轻人没有人愿意学习大提琴等乐器,即使是有人学,也没有教师能教。让他们到外地学,学成以后就都不回来了;(2)对于演唱的演员不利,加入低音乐器以后不像没有加西洋乐器时的效果好,只能听见嗡嗡的声音,弄不好就走调了;(3)加上低音乐器以后观众反应也不好,没有以前听见干净利落,观众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4)在秧歌的伴奏中好多都是鼓板、木头、小锣、铙钹、铰子、马锣、小鼓、碰铃等乐器和西洋乐器不配套。所以现在的秧歌伴奏中未加入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伴奏音乐基本没有脱离秧歌锣鼓经,唱曲中常用二五锤、一二五锤、二三七锤及起板家具串儿。在传统小戏里,唱句结尾都要嵌入打击乐,俗称“皮才皮才光”。其打击乐的使用大都和晋剧一样,开戏前用头通、二通,伴奏动作用大、小五锤子、突辘子、锤头子、乱家具、披头等,在伴奏乐器上没有大的发展和改进,保留了传统剧目的伴奏效果。四、秧歌表演的发展及现状晋中秧歌的表演在清代以前只是在平地上进行表演,用当地的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发展到舞台表演,形成一定的表演规模。在晋中秧歌的发
文章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jzxyxb.cn/qikandaodu/2021/0203/422.html
上一篇:晋中剪纸纹样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融合
下一篇:晉剧中路梆子的道白如何改革?